6月22日,西门子能源提交了一份文件,申请撤回其2023财年的利润指引,主要原因为公司发现西门子歌美飒风机中的轴承、叶片等关键部件的磨损速度快于预期,公司或将为此支出高达10亿欧元的维修费用。
西门子能源表示,由于风机零部件故障率上升,公司对现有风机产品及设计展开调查。现阶段调查发现,为保证陆风产品质量达标,需耗费或超10亿欧元的维护成本。详细信息将在三季报中披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在质量问题曝出后不久,7月初,巴西Santo Agostinho风电场便突发一起叶片断裂事故,该风机正是西门子歌美飒大兆瓦新机型6.2MW风电机组,自三月初开始投产发电,至今不过四个月的时间。
而在西门子事件的发酵下,西门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快速下跌。而在A股上市的相关风电企业,也在可靠性担忧情绪的蔓延下,导致了股价在端午节开盘后快速波动。
那么,西门子风机的质量问题是否是行业的共性问题?国内风电是否也有同样隐忧,可能出现质保期内产品故障的情况?如果国内风电企业质量过硬,本次西门子事件能否成为我国本土风电企业出海的又一契机?
而跳出西门子事件本身,我国风电企业在当下是否存在着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同时,伴随着风电潮的继续加速,逐渐行至中期,产业链中又有哪些值得投资的企业呢?
叶片隐患仅为沧海一粟
价格内卷才是“毒药”
作为大洋彼岸的风电行业观察者们,最先关注、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像西门子歌美飒一样的风机叶片安全事件是否会在国内发生。
据媒体报道,在歌美飒已安装的130GW的SG风机中,或有15%-30%存在相关零部件问题。联博基金欧洲资本主管,NicholasGreen表示,有运行超5年甚至10年的风机被发现质量不及预期,对相关风场及周边的工作人员、居民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次事故,或与歌美飒自制零部件不无关系。国内某券商机械组表示,西门子歌美飒机型主要分为双馈和直驱机型,而公司双馈机型的齿轮箱主要为自制、外采采埃孚以及威能极,此次出问题的主要为采用自制齿轮箱的陆上双馈机型,直接原因在于自制齿轮箱的轴承,很大可能是由于生产及设计问题。
而针对国内风机叶片是否会出现同样的相关问题,多位业内专家、学者也进行否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目前披露可能存在故障的风机部件主要为轴承和叶片,与国内供应商无关。而在设计方面,行业内各家风机企业的设计方案和核心零部件选择均为定制化行为,西门子叶片设计方面大概率存在整体设计参数与轴承选择参数未充分匹配的情况,而目前行业内其他风机企业并未出现西门子类似的风险事件,也更加坐实了该观点。
其次,国内整机商较海外整机商需要负责风电全生命周期维护来说质保期较短。按照国内风电行业的惯例,为了消除风电开发商对风电机组质量的担心,订单销售额的10%左右资金作为质保金押在风电开发商手里。质保期满后,如机组质量达到合同要求,风电整机商方可收回质保金。目前在国内,风电机组的质保期通常为3-5年。这也让长期运行导致零部件过度磨损的风险对国内整机商影响不大。
再次,国内运营商收益率高,安全垫充分。目前国内风电运营商项目IRR多数可高达10%以上,高收益率背景下,业主对项目生命周期中的维护费用支出具有较高容忍度及较充分预期。
最后,我国政策也在鼓励并网运行过久的风电场进行改造升级。《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中表明,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并网运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风电场应当退役。在风电设计使用寿命在20年的情况下,我国鼓励风电场加快改造升级速度,减少因长时间运行或将出现的零部件磨损风险。
也就是说,单独来看,西门子事件不仅不会对国内风电产业造成影响,反而在国内外海风需求不变,景气度逐渐抬升的当下,回应了国产风机厂商由照抄海外机型转型为自主设计和验证的努力,成为我国风电整机出海的契机。
但是,在风机质量安全事件风波之外,整个行业却在极长跨度的时间里,面临着严重的内卷情况。
具体来看,本轮风电价格竞争自2020年的陆上风电抢装潮后开始,风电整机价格就出现了“报复性”下跌。2020年12月,业内出现了约2600元/千瓦的价格 (不含塔筒) ,较抢装时期4000元/千瓦的售价下跌了35%,
而在2021年二季度起,低价在行业中全面蔓延,陆风机组投标价低到1800元千瓦 (不含塔筒)。去年11月,国内陆上风机均价 (不含塔筒) 来到了1516元/千瓦,不断刷新低价。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23日,年内新增公开市场风机预招标项目中,陆上风电含塔筒项目均价为2080元/kW,不含塔筒项目均价为1697元/kW。随着补贴退坡以及更大兆瓦的推出,招标价格持续下降已成趋势,但一再下探的招标价格也持续挤压着风机行业的利润空间,给风机整机厂持续带来着生存压力。
具体到企业层面来看,便是风电外企的退出与本土企业盈利的下降甚至亏损。
早在2021年中国风电市场大幅扩张时,全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维斯塔斯和金风科技的风机制造企业西门子歌美飒宣布在中国市场暂停陆上风机的销售业务。
该公司时任亚太服务部首席执行官Joris Mazille在解释原因时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市场上风电机组均呈涨价趋势,但中国市场表现特殊,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上升,但整机价格却一路走低,市场价格激烈,陆上风电机组投标价可以低到1800元/千瓦(不含塔筒),对风机制造企业来说是相当痛苦的。
反观国内企业,在风电快速发展的2022年,7家A股风电设备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7.7亿元,同比下滑28.7%;今年一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滑47.1%。
这也与光伏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去年,37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16.2亿元,同比增长180.2%。今年一季度,上述光伏上市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3.9亿元,同比增长59.2%。
而聚焦到具体的公司,更直观的便是行业龙头归母净利润的下降甚至转负。
那么,风电作为准入门槛如此高的行业,为何在30多年的发展史上,每隔几年就上演一次“价格战”?企业和行业又该如何去做,才有可能真正摆脱这种“轮回”?
超高准入门槛,更极限的激烈竞争
从准入门槛来看,作为世界上最高端的发电设备之一,风机的制造涉及20多个学科与专业,技术和资金门槛极高,新入场的玩家很难打开局面。截至2021年,国内风机制造前五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为70.9%,且各自都是从过去的价格战中存活下的优秀企业,均有10年以上的发展历程。
但是,也正因为各企业拥有如此巨大的体量,才让行业龙头企业希望以“薄利多销”的方法占领市场,完成赢者通吃。但奈何其竞争者也是大型开发商,导致价格战之下的内卷更加严重。
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在2012年前后,风电市场上充斥着不规范、不公平、过度的低价竞争。迫于市场竞争压力,整机商纷纷下场参与价格战,最终每千瓦价格由2008年的6000多元急速下降到2012年的3000多元。
低价竞争也给行业发展了带来巨大伤害:当时中国风电事故频发,部分整机商丧失了质保服务与技术支持能力,并且出现了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情况,中国风电开始进入一段漫长的寒冬期。数据统计,上述寒冬期过后,中国具有批量交付能力的风电整机商数量锐减30%以上。
其中,最具有警示意义的便是曾经排名行业第一的华锐风电。
2006年2月,华锐风电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大型风电机组的高新技术企业。彼时,国产兆瓦级风电配套产业链还处于空白状态,时任华锐风电董事长的韩俊良便靠着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始了1.5MW风电机组的国产化。
此后,随着风电政策的逐渐明朗,占得先机的韩俊良带着华锐风电顺利找到“风口”,开始一路乘风而上。2010年,华锐风电实现了28.56亿元的净利润,市场地位更是攀升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但好景不长,风电市场在经历野蛮扩张之后开始出现产能过剩,进入恶性竞争阶段。而据公开报道,当时华锐风电因为过度追求低价,被曝出在项目中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和财务造假问题,因此在行业第一的位置上快速坠落,如今,华锐风电早退市。
也就是说,风电行业价格战的尽头是质量问题,也是行业和公司不可逆的损伤。那么,面对隔几年出现一次的“价格战”怪圈,风机企业如何跳出?
最直接的方法,则是利用政策限制企业的产能、价格。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2019年谈及行业竞价政策曾经表示,“竞价”政策可以倒逼风电市场,推动市场进一步变革,加速风电行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但也可能对行业造成短期阵痛,甚至引发价格战、恶性竞争等负面效应。言外之意,便是在“竞价”政策之外,还需要规范各企业的政策,以保证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李鹏在2020年也曾表示,未来如果政策机制设计得当,可再生能源产业不仅能够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实现低碳发展,也能够为降低经济社会的用能成本作出突出的贡献,最终打破能源“不可能三角”——价格低廉、稳定供给、清洁环保,实现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终极追求。
而在“分蛋糕”之外,将蛋糕做大,也是避免恶性竞争的出路之一。
从技术向来看,国内风机厂商研发出更高可靠性、更大容量、适用更多场景的风机设备,便可倚靠先进可靠的产品开拓海外市场,而这不仅需要相关企业的努力,更需要加强在基础专业学科方面的研发投入,促进基础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应用的结合,使我国装备制造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产业向来看,摆脱电网消纳能力的“行业天花板”,加速“风电+产业”场景的落地,可打开风电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李鹏表示,只有完成商业模式的转变,行业才能凭借高质量发展走得更稳、更远,10亿千瓦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但是,无论是政策向、技术向还是产业向,想在短期内解决行业内卷问题均不现实。而本轮风电潮已行至中期,作为投资者,哪些企业更值得我们驻足呢?
行至中章,哪些企业还能浪里淘金?
面对光伏竞争压力,风电主机价格下降趋势确定,难有大幅反弹。但其中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程度低、需求确定性增加的风机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交付大年促使主机厂纷纷开始锁定相关零部件产能。2023年作为风机“以大代小”、“向深远海进发”的交付大年,多家主机厂在2022年年底纷纷锁定上游零部件产能以如期完成自己的交付目标,预计2023年将是风电零部件厂家景气度相对较高的一年。
同时,度电成本下降、运营商IRR回报率提升为核心驱动背景,叠加国产替代趋势下,主机厂企业利润承压之下将会转移,零部件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发展局面。
其中,风电轴承作为风机部件国产最后一环,完全契合当前投资趋势,或将成为2023风电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
而在公司层面,新强联有望充分受益于2023风电轴承红利。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轴承生产国,但在轴承行业的产业结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效率效益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不过,在经历过几十年聚合发展,国内轴承行业走上了“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而新强联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海工装备、盾构机和工程机械等领域。产品包括了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海工装备起重机回转支承、盾构机轴承及关键零部件,以及锁紧盘和锻件等,但从营业收入来看,主要来源于回转支承及配套产品,也就是下游风电类产品的配套零部件。
立足于当下来看,在成本端,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生铁和废钢,2022年上半年钢、铁等大宗商品受宏观政策影响延续了2021年的高价位,铸件生产企业的成本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侵蚀了部分毛利率。而2022Q3起生铁与废钢价格回落,给予了企业更多的利润增长空间。
在销售端,过去,国内风机厂商的主轴轴承和大功率偏航变桨轴承大多来自进口,采购成本较高,在风电平价的背景下风机厂商降低生产成本的意愿强烈,对风电轴承等核心零部件进行国产替代的需求旺盛;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平均容量近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海上风电逐步走向深远海,漂浮式风机使用零部件量增加。这都将作为利好,可能为公司带来业绩上的快速增长。
而在风电轴承这样的细分赛道之外,作为与陆基风电同样重要的海上风电正在强势崛起,其中海缆凭借其高壁垒铸就高盈利。
在海风产业链中,海缆壁垒极高,硬壁垒包括技术、码头、立塔等。从技术上讲,海缆运行环境复杂,对生产技术要求极高,目前仅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宝胜股份四家掌握 500kv 及以上高电压等级产品技术。而码头和立塔,则对审批、设备要求较高。
而软壁垒包括施工资质、敷缆船、产能区位布局等。海缆行业资质认证壁垒较高、时间较长,同时我国现有海上风电安装船及敷缆船船源紧张租金昂贵,而自建施工船队则需要较长时间周期;同时,各家海缆企业“泾渭分明”,订单区位分布明显,也让新进者难以冲击海缆格局。
也正是因为软硬壁垒的同时存在,海缆业务的毛利率甚至可以达到40%-50%,成为是盈利能力最强的环节之一。
同时,海缆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第一梯队的东方电缆和中天科技合计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处于双寡头局面。
东方电缆成立于1998年,多年来专注于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多项产品研发居行业领先地位,是国内海缆龙头企业,并在2005年,首次突破了35kV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技术难关,填补国内空白。
而在前文提到的软硬壁垒中,东方电缆皆有着良好的资源储备。
在技术方面,东方电缆拥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缆,±535kV及以下直流海缆的系统研发生产能力,在大长度、软接头、特种海缆生产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在码头方面,公司拥有宁波、阳江两大产业基地,其中宁波拥有我国最好的码头资源,阳江则位于海上风电大省广东;在立塔方面,公司引进了法国 Pourtier 重型框绞机、德国Troester 1000kV和750kV VCV交联生产线等一批先进装备,占据了电缆规格和电压等级的制高点。
而在施工船建设上,公司也自有2艘国际级专业敷设安装船:东方海工01、东方海工02,可提供220kV 及以下海缆的敷设安装服务。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新建产能释放在即,至2023年年底产能将超百亿。公司自2022年来,接连斩获10亿元以上大单。3月20日,公司公告,中标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合计金额17亿元,是继2月份中标明阳青洲四项目后斩获的又一10亿元以上大单。订单的饱满,也为公司在2023年估值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与东方电缆并肩成为双寡头的,则是依靠设备产品双驱动,在海内外均进行布局的中天科技。
中天科技成立于1992年,最初起家于通信光缆领域,并于1999年跨界开始研发生产海底光缆,在国内率先建成海底光缆完整生产线,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主要业务布局包括海洋系统、新能源、光通信、电力电缆四大领域,覆盖新基建和新能源两大核心赛道。
公司业务分类极其准确,主要通过中天科技海缆股份、中天海洋工程以及中天海洋系统三家子公司开展海缆业务。分别从事海缆和陆缆业务、海上风机基础工程及安装工程、海上桩基工程、吊装工程、水下观测网络、水质监测系统、海工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完成对海缆业务的前期勘探、生产、吊装全流程服务。
中天科技与东方线缆相似,均拥有海缆行业优秀的业绩资质、技术实力、施工船团队与产能。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加拿大、越南、菲律宾、印尼、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斩获超20个订单,总计约1.6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中天海缆供货业绩覆盖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总里程超20000千米。
写在最后
2023年,作为风电行业的交付大年,本应是风电行业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一年。但按照过去周期的历史经验与业内实力玩家的竞争之下,风电传统大厂——整机公司的利润已经被压缩到了极致。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如此巨大的新能源产业链中重要一环不再具有投资机会。
2023年海风产业链即将进入建设高峰,2023年底附近有望进入15-20GW在建规模,专属经济区海风前期规划正在积极推进;同时,中国风电供应链的国产自主也即将完成,加速迎来自研、自制的加速窗口期。而投资机会,便从中孕育出来。
其中,新强联则是零部件中弹性最大的风机轴承上市公司代表,而东方线缆和中天科技,则是海缆最有望走出的行业双寡头。
2023年,风电行业不再会是泥沙俱下,也更不可能鸡犬升天。此时,便需要更多地思考,去寻找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毕竟,行至中章,大浪淘沙,留下的金子总会发光的。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