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御厨香、康师傅、老干妈等知名餐饮品牌佐料,去年实现加工产值25亿元——
汝城红辣椒,成了大产业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可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邓生祥
8月23日,汝城县井坡镇千亩辣椒产业示范基地,一个个火红的朝天椒挂满枝头,村民麻利地将辣椒采收入篓。
“湘赣红,产业红。在汝城,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汝城县副县长黄柱兴说,近年来,汝城上下围绕辣椒做文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辣椒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2022年,汝城全县种植辣椒13万亩,实现生产产值9亿元、加工产值25亿元。
小辣椒,大民生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的“红三角”中心,也是供应大湾区“菜篮子”的重要蔬果生产地。该县大山密布,属于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多年来,汝城人一直有种植辣椒的传统。
每年7月,汝城红辣椒就陆续进入采收季。
“喇叭一响,黄金万两。”临近晌午,村民们将新鲜采摘的辣椒分拣、装袋、称重、装车后,货车向广东方向疾驰。井坡镇千亩辣椒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袁取养喜笑颜开:“这会儿正是辣椒丰收季,每天最多有200多名村民前来采摘分拣。小辣椒旺了大家的好日子!”
袁取养介绍,该基地由华达种养合作社牵头兴建,采用“公司+合作社+大户+散户”的模式,投入资金近600万元,集中连片种植辣椒1200亩。主要种植有本地朝天椒、艳红椒、线椒、牛角椒等受市场青睐的辣椒品种,年产值可达1600万元。
为了发展辣椒产业,汝城县突出建基地、强标准、补短板。在建设好4个千亩级县级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建设1个以上200亩级辣椒生产示范片,每个村建设1个以上20亩级辣椒生产示范点。沿国道106线和省道S324线建成两条10万亩级辣椒产业带。
“基地规模化促进生产、加工标准化。”黄柱兴介绍,汝城制定了朝天椒生产、加工质量标准地方规范,建设3个设施化集中育苗基地共600亩,规模基地生产实行统一集中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保底收购、统一品牌营销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全力推广辣椒标准化绿色生产、加工技术。
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入股分红,辣椒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红”辣椒,名声大
红色汝城,是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诞生地、湘南起义策源地。谈到红色产业,黄柱兴说:“红彤彤的辣椒,也是我们汝城的‘红色产业’。”
“我来汝城后,一直致力于用产业链思维和实用技术延链、补链、强链,努力壮大朝天椒品牌。”2020年,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邓后勤挂职汝城县副县长。他介绍,如今汝城已搭建辣椒产业“产学研”平台,建立了辣椒产业研发中心,共同研发辣椒生产新技术,开发辣椒系列产品,获得专利24项。
如何围绕“红”辣椒讲故事、强品牌?
汝城积极举办“红土地 红辣椒”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在辣椒采摘时节,邀请各地游客前往基地游园体验、采摘辣椒、挑战吃辣,邀请全国客商现场选购签单。
汝城创新辣椒菜品,将“半条被子”“一张借据”等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融入,用红辣椒“讲活”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
2021年2月,“湘赣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汝城辣椒“火爆”登场,陆续登上国家及全省各类农产品消费线上平台,入驻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馆和综合服务平台,在“线上线下结合、展示展销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运营结合”的有力支撑下,实现产销需求有效对接。
“汝城朝天椒品牌越来越响亮了!”汝城县繁华食品公司总经理朱树清感受深刻。他说,过去汝城的朝天椒没有品牌、价格优势,经过这些年来不断做优做强,汝城朝天椒已成为御厨香、康师傅、老干妈等知名餐饮品牌的佐料,并成为湘菜剁椒鱼头的优选,不仅走上全国餐桌,还走向海外市场。
朱树清的事业火红如辣椒。去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5亿多元,建成年产50万吨的辣椒加工新厂区。展望未来,他信心满满:“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
关键词: